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史》2023年第12期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 人大转载 人文
2024-09-13






点击图片订购《世界史》






摘 要





古代两河流域的他者形象初探袁指挥【摘   要】古代两河流域人以建构他者的方式,界定了自我并实现了自我的身份认同。在古代两河流域人眼中,相貌、肤色等外在体质特征不是区分族群的标准,语言在区分族群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事实上,古代两河流域人对他者形象的建构,以是否从事农耕生产作为依据,把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视为自我与他者区分的基本标准。古代两河流域人把对他者的建构深深嵌入到两河流域的中心—边缘观念之中,把他者塑造成一种依附于自我的存在。古代两河流域的他者建构是对某种历史事实的想象甚至歪曲,体现了古代两河流域人认识世界的主观愿望。【关 键 词】古代两河流域;他者;农耕生产;游牧族群【作者简介】袁指挥,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

【原文出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2023.4.17~3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元前2-1千纪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济契约的整理与研究”(20&ZD239)的阶段性成果。



衰落论、转型论与危机应对论:“中世纪晚期危机”解释模式的嬗变吕  昭【摘   要】“中世纪晚期危机”是对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中世纪晚期危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成为西欧中世纪史的重要研究主题,已经形成了两大主流解释模式。第一种是“衰落论”:通过探寻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是西欧社会相对于中世纪盛期的衰落;第二种是“转型论”:通过探讨危机的影响,提出中世纪晚期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这两种范式都是以中世纪晚期之前或之后的历史时段为标准做出的相对性判断。时至今日,只有以危机与危机应对的视角重新审视14至15世纪西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变化与发展,揭示出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的韧性,才能对旧的范式实现突破,进而深化对历史上“危机”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关 键 词】中世纪晚期危机;封建社会;近代国家;危机应对;社会韧性【作者简介】吕昭,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2023.4.130~143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世纪晚期法国的城市自治与危机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CSS010)阶段性成果;受“清华大学基础文科发展项目”资助;受唐仲英基金会“仲英青年学者项目”资助。



流行病与15-17世纪法国城市治理体制的转变熊芳芳【摘   要】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鼠疫等流行性疾病仍然构成法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反复面对的恐惧和威胁的一部分。从14世纪中叶到1670年,地方性或地区性瘟疫在法国几乎没有中断过,而且对城市的影响要远大于乡村地区。百年战争结束后,部分城市才逐渐将应对鼠疫等流行病的防治作为市政管理职责的一部分。从15世纪下半叶到16、17世纪,无论是建立封锁和隔离,重视城市清洁卫生治理,聘请专职医师医治病患,抑或是建立专门的医院和隔离所,设立专门的公共健康机构和管理人员,并出台日益精细化的瘟疫管治条例,市政当局渐趋系统化的抗疫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早期法国城市治理范围的扩大和治理手段的发展。17世纪,伴随着法国绝对君主制的发展,瘟疫治理的权力主体逐渐从城市当局转移到了君主及其代理人手中。【关 键 词】近代早期;法国;流行病;城市治理【作者简介】熊芳芳,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2023.5.88~100



英属印度“科学边疆”扩张战略与中印边界问题东段的形成姚远梅【摘   要】关于中印边界问题东段,诸多学者进行研究,但是从英帝国整体扩张视角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基于大量英印档案及地图资料,系统梳理英国在维护其英帝国利益驱动下,在逐步蚕食中国领土主权利益基础上,多渠道推进“科学边疆”扩张战略,以构建保护其印度殖民地安全的多重防线,由此多部门协同精心炮制“麦克马洪线”,以及英国明知因中国政府不接受西姆拉条约导致“麦克马洪线”不合法的情况下又如何处理该线,从而埋下祸根;印度独立后如何继承该线,进而导致中印边界问题东段形成的过程,努力揭开一些被英印蓄意掩藏的历史真相。【关 键 词】中国;英国;英属印度;边界问题;“麦克马洪线”【作者简介】姚远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上海 200241)。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问题》(沪),2023.4.15~25

【基金项目】本文是作者研究项目(20BSS033;21&ZD243;2021MZD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欧洲中心主义”再思考崇 明  赖国栋  韩家炳  谢进东【作者简介】崇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赖国栋,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韩家炳,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谢进东,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讲师。【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京),2023.5.4~35



现代性中的传统:英印殖民统治和正统印度史学的创生王立新【摘   要】正统印度史学通过雅利安文明叙事建构了一个“传统性”的历史空间,而新印度史学通过以莫卧儿帝国为起点的新历史叙事建构了一个“现代性”的历史空间。以托马斯·梅特卡夫为代表的新印度史学家将正统印度史学解读为英印殖民统治的意识形态虚构。本文通过追溯正统印度史学产生的历史社会学脉络,表明正统印度史学的知识建构同18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历史空间的现代转型和印度殖民地现代性的历史密切相关。正统印度史学建构的传统性历史空间本质上是殖民地现代性的发明和创造,而并非是对前现代印度历史的客观呈现。正统印度史学本身则构成了英印殖民主义国家治理术所依赖的知识工具之一,从而应被看作英印殖民统治历史的一部分:它是一项殖民主义知识工程。【关 键 词】正统印度史学;现代性;传统性;英印殖民统治【作者简介】王立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印度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23.4.136~14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研究专项一般委托项目“南亚文明的历史嬗变与时代特征研究”(21@WTA00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大转载 人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